一、医院背景
湖南湘雅医院是一家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。医院拥有多个科室,包括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等,床位数量达到 1500 张,日门诊量平均在 3000 人次左右。在引入全院 HIS 系统之前,医院各科室信息系统相对独立,存在数据孤岛现象,医疗流程繁琐,信息共享困难,患者就医体验有待提升。
二、HIS 系统选型过程
-
需求分析
-
医院组织了由医疗人员、信息科人员、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团队,对医院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。确定了需要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患者挂号、就诊、检查检验、收费、住院管理、药品管理、医疗质量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持。
-
同时,对系统的性能也提出了要求,如高并发处理能力(以应对就诊高峰)、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、系统稳定性(要求年故障停机时间不超过一定时长)等。
-
市场调研
-
调研了多家国内外知名的 HIS 系统供应商,包括产品功能、技术架构、售后服务等方面。例如,考察了系统 A,其在大型医院有丰富的实施经验,功能模块齐全,特别是在电子病历系统方面有先进的设计理念;系统 B 则以其灵活的定制化功能和高效的收费管理模块受到关注。
-
选型决策
-
经过多轮演示、评估和对比,最终选择了系统 C。系统 C 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架构,具备良好的扩展性,可以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灵活添加模块。它的用户界面友好,易于医护人员操作,并且在药品供应链管理和医疗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突出的优势,同时供应商提供了完善的本地化售后服务。
三、系统实施阶段
-
项目团队组建
-
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 HIS 系统实施领导小组,负责整体项目的规划和协调。同时,设立了技术组,包括医院信息科人员和供应商的技术工程师,负责系统安装、调试和技术支持;业务组由各科室的业务骨干组成,负责梳理本科室业务流程与系统功能的对接。
-
系统安装与配置
-
根据医院的网络架构和硬件设施,技术组对 HIS 系统进行了安装。对服务器进行了合理配置,采用了冗余备份策略,以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。例如,设置了主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,通过数据同步技术,保证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,备用服务器可以无缝切换,不影响医院业务。
-
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个性化配置。例如,在挂号模块,根据医院的挂号规则,设置了不同科室、不同专家的挂号时间限制和号源分配方式;在药品管理模块,录入了医院所有药品的基本信息、库存信息和进货渠道等。
-
人员培训
-
组织了多轮全员培训。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,培训内容有所侧重。对于挂号员和收费员,重点培训系统的操作流程,如挂号界面的操作、收费项目的录入和结算方式等;对于医护人员,培训内容包括电子病历的书写规范、医嘱录入、检查检验申请单的发送和结果查看等。
-
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,并且设置了考核环节。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正式使用系统,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。
四、系统上线后的应用情况
-
医疗服务流程优化
-
挂号环节:患者可以通过医院的自助挂号机、手机 APP 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挂号,挂号信息实时同步到系统中。就诊时,医生可以在诊室直接查看患者的挂号信息、病史等,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待时间。
-
检查检验流程:医生开具检查检验医嘱后,系统自动将申请单发送到相应科室。患者在检查检验科室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快速获取检查项目信息,检查结果出来后,自动回传到医生工作站,医生能够及时查看并进行诊断,整个流程更加高效快捷。
-
住院管理:患者入院时,系统自动分配床位,医护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完成住院医嘱、病历书写、护理记录等工作。出院结算也更加方便,系统自动计算费用,减少了人工核算的误差。
-
数据管理与利用
-
实现了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。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、病历、检查检验报告等数据都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,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阅。
-
利用数据挖掘技术,医院管理层可以获取各种统计报表,如各科室的工作量统计、疾病诊断排名、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等。这些数据为医院的资源分配、绩效评估、医疗质量管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例如,通过分析药品使用数据,发现某些药品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,医院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范。
-
医疗质量提升
-
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,规范了病历书写格式和内容。系统提供了病历模板和提醒功能,医生在书写病历时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,减少了病历书写错误。同时,通过系统可以实现病历的实时质量监控,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抽查病历质量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医生进行整改。
-
系统还支持临床路径管理,为不同疾病制定了标准化的诊疗流程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以参考临床路径,提高了诊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,降低了医疗风险。
五、效益评估
-
经济效益
-
减少了人工成本。例如,在挂号收费环节,由于自助挂号和结算方式的推广,减少了人工挂号窗口的工作量,相应地减少了挂号员和收费员的人力投入。
-
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,增加了床位周转率。住院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缩短,使得医院在相同时间内能够服务更多的患者,增加了医院的收入。
-
通过对药品和耗材的精细化管理,降低了库存成本和浪费。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药品和耗材的库存情况,及时补货和调整库存,避免了积压和过期浪费。
-
社会效益
-
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。患者就医更加便捷,排队时间减少,检查检验结果获取更及时。根据医院的患者满意度调查,系统上线后患者满意度从原来的 70% 左右提高到了 90% 以上。
-
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,为社会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。医院在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高,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。
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全院 HIS 系统成功案例,展示了 HIS 系统在医院现代化管理和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。不同医院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自身特点和需求而有所差异,但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医疗效率、质量和患者满意度。